Ubuntu 軟體完整移除教學:apt、dpkg、snap 與 rm 指令全攻略!

1. 前言

在使用 Ubuntu 的過程中,幾乎一定會遇到想要刪除不再需要的軟體或套件的情況。特別是在希望讓系統更精簡、或是想要整理曾經為測試而安裝的工具時,了解「解除安裝指令」的正確使用方法就變得格外重要。

Ubuntu 是一款基於 Debian 的 Linux 發行版,主要使用 APT(Advanced Package Tool)來進行套件管理。雖然從指令列操作看起來可能有些困難,但只要掌握基本操作,就能非常高效地管理軟體。

本文將介紹 Ubuntu 中常見的幾種解除安裝方法,分別解說不同指令的使用方式,包括 apt removeapt purgedpkgsnap 指令,甚至是 rm -rf 等刪除檔案的方法。我們將以簡明易懂的方式說明,讓即使是 Linux 初學者也能安心學習與操作。

此外,使用指令進行刪除時也有許多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尤其當不小心刪除了與系統相關的重要套件時,可能會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作,甚至需要重新安裝。為了避免這些風險,請務必參考本文所介紹的「安全且有效的解除安裝方法」。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介紹最常用的兩個基本解除安裝指令:apt removeapt purge

2. 基本的解除安裝指令

在 Ubuntu 中刪除軟體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 APT(Advanced Package Tool)。這裡將介紹兩個主要的指令:apt removeapt purge。這兩個指令都是用來移除軟體的,但它們的目的與效果有所不同。

apt remove:移除套件主體

apt remove 指令會刪除指定的套件主體。不過,相關的設定檔仍會保留,因此若日後重新安裝該套件,可能會保留之前的設定。

使用範例:

sudo apt remove 套件名稱

範例:

sudo apt remove gimp

上述範例會將圖像編輯軟體「GIMP」從系統中移除,但其設定檔仍會保留於系統中。

apt purge:包含設定檔一併刪除

相對地,apt purge 指令會同時刪除套件主體與其相關的設定檔。當你希望在重新安裝時恢復成全新狀態,或想要維持系統整潔時,這個指令會是更好的選擇。

使用範例:

sudo apt purge 套件名稱

範例:

sudo apt purge gimp

使用此指令後,GIMP 的主程式與設定檔都會一併移除,系統中幾乎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remove 與 purge 的選擇方式

  • 若只是暫時移除軟體,可使用 apt remove
  • 若希望完全刪除所有痕跡,不想保留任何設定,建議使用 apt purge

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選擇,有助於整理系統與避免潛在的問題。

3. 整理相依套件

在 Ubuntu 中解除安裝軟體後,與該軟體一同安裝的相依套件有時會留在系統中。這些不再需要的相依套件不僅佔用磁碟空間,也可能讓系統變得雜亂無章。

這時候可以使用 apt autoremove 指令。這個指令可以自動偵測並刪除那些目前沒有被其他軟體使用的多餘套件。

apt autoremove:自動刪除多餘套件

apt autoremove 是專門用來刪除那些因為解除某個軟體而變成不必要的相依套件。舉例來說,當你解除某個應用程式後,其相關的函式庫就可能不再被使用。手動尋找這些套件相當麻煩,但透過 autoremove 就能一次性清除。

使用範例:

sudo apt autoremove

執行這個指令後,Ubuntu 會自動列出目前已經「無用」的套件清單,並詢問是否要刪除。在刪除之前會有確認提示,因此不用擔心會誤刪重要套件。

執行時機與注意事項

  • 理想的執行時機是 apt removeapt purge 之後立刻執行 apt autoremove
  • 不過,因為是系統自動判斷,請先確認即將刪除的套件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以避免誤刪

養成不留下多餘套件的好習慣

為了讓 Ubuntu 維持乾淨的狀態,建議定期執行 sudo apt autoremove。尤其是在開發環境中,頻繁安裝和解除軟體時,這個習慣將帶來顯著效果。

4. 使用其他套件管理工具進行解除安裝

在 Ubuntu 中,除了 APT(apt 指令)以外,還有像 dpkgsnap 這類的套件管理工具。使用這些工具安裝的軟體,可能無法透過 apt 移除,因此必須使用相對應的方式進行解除安裝。

本節將說明這些套件管理工具的解除安裝步驟與用法。

使用 dpkg 指令解除安裝

dpkg 是 Ubuntu 中用來管理 Debian 套件(.deb) 的低階工具。如果是手動使用 .deb 檔案安裝的軟體,就需要使用 dpkg -rdpkg --remove 指令來刪除。

使用範例:

sudo dpkg -r 套件名稱

範例:

sudo dpkg -r google-chrome-stable

此指令會移除指定套件的主程式,但有時設定檔會殘留在系統中。

注意事項:

  • dpkg 不會自動處理相依性,因此可能需要搭配 apt autoremove 一起使用
  • 可使用 dpkg -l 查詢安裝中的套件名稱

刪除 Snap 套件

近年來,Ubuntu 越來越多應用程式透過 Snap 套件 發佈。Snap 是與 APT 不同的套件系統,因此必須使用 snap remove 指令來解除安裝。

使用範例:

sudo snap remove 套件名稱

範例:

sudo snap remove firefox

這個指令會移除透過 Snap 安裝的 Firefox。

查看 Snap 套件的方法:

snap list

執行後會顯示當前安裝的所有 Snap 套件。

補充:釋放 Snap 套件佔用的磁碟空間
Snap 有時會保留舊版套件的歷史版本,造成磁碟空間被浪費。你可以用以下指令限制 Snap 保留的版本數量:

sudo snap set system refresh.retain=2

設定後,Snap 僅會保留最新的兩個版本,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資料佔用。

5. 刪除目錄與檔案

除了解除安裝軟體或套件外,在 Ubuntu 中有時也需要手動刪除不必要的檔案或目錄。例如殘留的設定檔、暫時建立的資料夾、快取資料等等。

本節將介紹 Linux 中基本的檔案刪除指令 rm 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刪除檔案:rm 指令的基本用法

rm 是「remove」的縮寫,是用來刪除檔案的基本指令。此指令非常強大,但也容易誤刪重要資料,因此使用時需要格外小心。

使用範例:

rm 檔案名稱

範例:

rm test.txt

上述指令會刪除目前所在目錄中的 test.txt 檔案。

刪除目錄:使用 -r 選項

若要刪除整個目錄,則需要加上 -r(或 --recursive)選項來進行遞迴刪除。

使用範例:

rm -r 目錄名稱

範例:

rm -r old_logs

這會刪除 old_logs 目錄及其中所有檔案與子目錄。

rm -rf 的風險與使用方式

rm -rf 是 Linux 初學者特別需要注意的高風險指令。

  • -r:遞迴刪除目錄及其內容
  • -f:不顯示確認提示,強制刪除(force)

使用範例:

sudo rm -rf /home/username/tmp/

這個指令會直接且不經確認地刪除該目錄與所有內容。若刪錯目標,可能會破壞整個系統

千萬不要執行的範例:

sudo rm -rf /

這是刪除整個系統根目錄的危險指令。請絕對不要複製或嘗試執行。

安全刪除檔案的建議做法

  1. 刪除前先查看內容:
   ls 目錄名稱
  1. 使用 trash-cli 作為回收桶(適合初學者):
   sudo apt install trash-cli
   trash-put 檔案名稱

這樣檔案會先被移到回收桶,可日後還原,避免誤刪重要資料。

6. 注意事項與最佳實踐

在 Ubuntu 中執行解除安裝作業雖然方便又強大,但同時也伴隨著需謹慎操作的風險。對於尚不熟悉指令列操作的初學者來說,一個錯誤的刪除動作可能會導致系統異常甚至崩潰。

本節將介紹進行軟體或檔案解除安裝時應注意的重點,以及為了維持系統穩定與效率所推薦的最佳實踐方式。

解除安裝前請先備份

即使你確認該資料已無用途,事前備份仍是非常重要的步驟。設定檔、資料庫、文件等檔案一旦刪除後,往往無法復原。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備份方式:

  • 使用 cp 指令將檔案複製到其他資料夾
  • 備份至外接硬碟或雲端儲存空間
  • 使用 rsync 進行同步備份

使用 sudo 時務必小心

sudo 會賦予指令管理員權限,一旦操作錯誤,後果通常非常嚴重。特別是當與 rm -rf 等危險指令搭配時,更要格外謹慎。

最佳實踐建議:

  • 在執行帶有 sudo 的指令前,請完整檢查指令內容
  • 若支援 --dry-run 選項,可先模擬執行看看
  • 對於複雜操作,建議先寫成腳本並審查內容再執行

事前確認刪除目標

為避免誤刪必要的套件或檔案,請先清楚確認刪除對象是什麼,並確認其是否真的可以安全移除。

  • 確認套件狀態:
dpkg -l | grep 套件名稱
  • 檢查檔案是否存在:
ls -l 檔案名稱
  • 事前確認 apt 將刪除哪些套件:
sudo apt remove 套件名稱 --dry-run

操作不熟時可搭配圖形介面工具

如果你不熟悉終端機操作,建議可同時使用 Ubuntu 軟體中心等圖形介面工具。這樣可以透過視覺方式來確認套件名稱與刪除範圍,有助於避免誤操作。

解除安裝後確認系統狀態

在完成解除安裝作業後,別忘了進行相依套件清理與磁碟空間檢查,以確保系統維持穩定。

  • 清理不再使用的套件:
sudo apt autoremove
  • 檢查磁碟使用狀況:
df -h

7. 常見問題(FAQ)

Ubuntu 的解除安裝操作看似簡單,不過在實際操作時,很多人會有「這樣做對嗎?」「遇到問題該怎麼辦?」等疑問。

本節整理了一些經常被詢問的問題與解答,內容不僅適合初學者,也對中階使用者具有參考價值。

Q1. apt removeapt purge 有什麼不同?

A.
apt remove 只會刪除套件主體,但會保留設定檔。相對地,apt purge 會連同相關設定檔一併清除。

如果你打算未來重新安裝並保留舊設定,建議使用 remove;若希望完全重新開始,則選擇 purge 較為合適。

Q2. 使用 rm -rf 時需要注意什麼?

A.
rm -rf 是一個會不經確認直接刪除檔案或資料夾的高風險指令。若不小心刪除錯誤位置,可能會導致系統損壞。

建議執行前先用 ls 指令查看刪除目標,盡量避免搭配 sudo 使用。如需使用,也務必再次確認路徑。

Q3. 如何一鍵刪除不再需要的相依套件?

A.
在刪除軟體後,部分相依套件可能會遺留在系統中。可使用下列指令自動清除:

sudo apt autoremove

此指令僅會移除 Ubuntu 判定為「未被其他套件使用」的項目,安全性高,推薦定期執行。

Q4. 出現 “Unable to locate package” 錯誤該怎麼辦?

A.
此錯誤通常代表 APT 找不到你指定的套件。建議按下列步驟檢查:

  1. 檢查套件名稱是否拼寫正確
  2. 更新 APT 套件列表:
sudo apt update
  1. 若你使用的是舊版 Ubuntu,可能因為官方已停止支援該版本,請考慮升級至新版本

Q5. 如何判斷某個軟體是透過 Snap 安裝的?

A.
可透過下列指令列出目前系統中已安裝的 Snap 套件:

snap list

出現在此清單中的軟體,表示是透過 Snap 安裝的。如要移除,需使用 sudo snap remove 套件名稱